代币销售:黑暗面和蜜月期(一)


在 ICO 和整体市场展示/接受之期间,是“黑暗”盛行之期。

如果我们看一下一个众源加密技术项目的生命周期,其中有三个明显的演化阶段:

  • 1,初始发起
  • 2,开发
  • 3,市场展示

初始发起阶段的步骤包括,解释愿景,撰写白皮书,通过众筹获得资金。在此阶段,有很多令人兴奋之处。

开发阶段,主要致力于软件开发,团队建设,早期测试网或beta。

市场推广期的重点是,用户获取和增长,生态系统的发展,用户参与,整体市场接受度的提升。

某些情况下,软件开发在代币销售前就已经开始,也已有一定程度的市场推广准备。

然而,初始发起后不久,大多数项目迅速进入“黑暗期”。“黑暗期” 的叫法,涉及透明度的缺乏,他们究竟在做什么?外部人士无法轻易确切知道项目状态。

“黑暗期” 也涉及,加密货币市场如何给公司进行估值(或投机),理解及预测进展和演化。

尤其第一年,乐观主义继续盛行于大多数项目,市场所被告知的是创始人所想要其听到的。

沿着市场开拓的旅程,有一个过渡时期,开始出现市场接受和使用的早期迹象,但清晰的“产品-市场适配”还不一定到来。

最终目的地,当然是当市场开始接受该技术,至少在那个阶段,用户应该能够开始从产品、协议、应用或技术中提取到价值。本质而言,我们可开始看到一个现实展开,与市场估值相关的量化指标开始出现。在这些真正的市场信号出现之前,可能需要两年时间。

从透明度到实际估值指标

在传统风险投资领域,投资者知道公司如何运作。而ICO驱动的项目,透明度参差不齐,且有很多包装。

我感兴趣的是,更好理解这些项目的投机和其真正内在价值之间的关系。

当然,透明度是有价值的,但自我透明可能不完整,从而导致主观臆测。

许多情况下,市场估值是基于投机期望——技术能做什么,或能承诺做什么。但这些估值与项目真正价值并不直接相关。

那么,你如何对这些公司,项目,去中心化协议,应用或技术进行估值?

新的指标,还是旧的?

传统风险投资中,通常阶段有:天使,种子,A,B,C,D,E,F轮,然后IPO。这其中每一个阶段,都有被普遍接受的阶段特征,包括产品进化(alpha, beta, launch),产品-市场适配,持续的用户增长,由此产生的市场接受和参与。

分析师和投资者使用的,作为市值理据的指标,如总收入,净收入,EBITDA (息、税、贬值、分期偿还前收益), EPS(每股收益),市盈率(P/E ratio),销售增长等。

对于 ICO 及基于代币的项目而言,同等指标是什么?也许类似于传统指标,也许会出现新的。最终,我们如何实现估值合理性?什么会取代市盈率,市值的关键驱动力是什么?

有人认为,去中心化协议不需要直接的收入模式,因为开放协议是免费使用,通常由一个开源社区和/或一个基金会所驱动。然而,即使是非营利基金会也需要业务预算,可来自捐款,或部分代币所有权的出售。基金会和ICO项目理论上可持续出售其代币,以支持运营,只要市场基于生态系统,交易量,或实际收入的力量,持续给予健康估值。

然而,仍然不确定众筹是否一个长期可行的途径。

并非所有 ICO 都生来具有相同条件,也并非所有ICO项目都是可依赖周边生态系统的协议,更别说代币了。虽然所有项目都拥有成为下一个比特币或以太坊的愿景,但我们看到,许多ICO项目只是应用,市场产品,或技术解决方案,他们将需要最终展示真正收入或可行商业模式,加强和支撑公众所给予的估值。

积极一面,一些指标开始出现。

例如,SIA,Storj,ICONOMI,这三家公司暗示他们最终将盈利,我们最终将能够将他们的财务表现和他们的市场估值相联系起来。

以上案例或将引领我们走向量化指标,并将有助证明一家真正的公司(business)是否能够持久支撑一个项目。

我相信我们最终会回归,通过更明显的指标来指导我们对基于市场,产品及应用的ICO的价值特征衡量,因为他们将有收入预期。

协议有点不同,其成功特征可能仍不清晰。不是所有去中心化应用都需要一个特定协议,不是所有协议都必需一个特定代币。

记住,一些依赖于一个底层协议的去中心化应用,如果该协议只适用于该应用本身,意味着该协议的市场重要性可能是高估的。

我期待看到更多ICO项目,除了所售代币的假定用途外,也提供日益清晰的相关指标预期。

原文:http://startupmanagement.org/2017/04/30/the-darkness-side-and-long-honeymoons-of-token-sales-part-i/

作者:William Mougayar

编译:一木 @ 币未来 biweilai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