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技术市场周期(简史)


译文。

晶体管 ( Transistors ) 助推信息技术 ( Information Technology ) 转化为一个行业。这些小型,可靠,易于制造的设备(在 1947 年被商业化),通过替换早期计算机系统中昂贵而低效的真空管(vacuum tubes),降低逻辑电路的实现成本。再过 30 年,电脑才变得比较便宜( 又花了30年,才变得可放在每个人的口袋里),但在整个电子领域,围绕晶体管的标准化,降低了成本,足以让 IBM 等公司在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建立起大型计算机生意。

IBM 于 1953 年通过 IBM 650 ,并于 1960 年代将其整合到 System / 360 中,有效创建了计算机市场 。650 必须根据每个客户的个人需求进行配置( 成本高 ); System / 360 是一个可互换组件的模块化平台,其核心(成本较低)是一台通用计算机。模块化允许生产的额外规模化,降低成本,将更多计算机投入市场。

并没有花很长时间,System / 360 就成为了行业标准,这让 IBM 能够有效控制行业。其优势在于,设计,构建和销售每个新的 System / 360 实施,比其他任何人都快。尽管 360 相当模块化,但其他大型主机公司很难在其主场与 IBM 竞争。到 1960 年代末,IBM 占计算机市场的 2/3 ;余额属于它的七个小矮人(也被称为 BUNCH )。 彼时,IBM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公司。

到 1969 年,围绕蓝色巨人日益增长的垄断,进行了一场对话--以及一场诉讼。U.S. v. IBM 持续了 13 年,但在 1969 年产生的足够市场压力,促使 IBM 通过单独定价硬件和软件,来分拆其业务,意外地创建了软件服务行业。

Source: http://ethw.org/Early_Popular_Computers,_1950_-_1970

1969 年也是 Intel 设计第一款微处理器的一年,于 1971年发布的 4004 。在那之前,CPU 是一组分立元件和专用电路,这意味着新的用例(或市场)需要新的实施。微处理器基本上通过将应用逻辑(程序)与处理逻辑(计算机)分开,而不是定制两者( as opposed to custom-building both ),从而将(几乎)所有处理功能合并到单个通用集成电路中。

与晶体管一样,围绕微处理器的标准化,通过消除为每个新用例构建定制处理系统的需求,降低计算机的构建成本。随后的成本下降,通过引入竞争,降低价格,使该行业拥有更大的潜在用户群,重新打开了市场。它还去杠杆化了(de-leveraged)IBM ,其业务原依赖于定制大型机实现。微处理器更容易进行规模化制造,而且随着硬件组件的标准化,构建一个快速、通用的计算机,不会花费太多。

1970 年代,出现了一批新的电脑制造商,他们提供更小、更便宜、更快速的微型计算机。从单个计算机制造商到全球数十家,所有组装可互操作的计算机都使用标准组件。

早期微处理器计算机的销售量和增长(以千计单位)
来源:http://jeremyreimer.com/m-item.lsp?i=137

在 1970 及 1980 年代,IBM 仍然是一个成功企业,但其影响力减弱。经历长达 10 年的拒绝接受之后,1980 年,它推出了IBM PC ,这是 IBM 第一台使用 Intel 微处理器的计算机。这是一次迅速而巨大的成功,但由于很难对硬件进行差异化(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获得相同的商品组件),它很快就被克隆了出来,很难在数十个生产相同产品的制造商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。 “硬件”已不再是一个优势,新的价值创造"上移堆栈"至软件层。

在 IBM PC 发布后,基于微处理器的计算机的销量(以千计单位计)
来源:http://jeremyreimer.com/m-item.lsp?i=137

随着微处理器在 1970 年代分拆了计算机业务,对标准操作系统的需求也在增长。计算机变得更便宜,新客户进入市场。对软件工具的需求蓬勃上升,但对于小型独立软件供应商来说,支持各种 OEM 操作系统,成本高 - 就像让初创计算机制造商构建自己的操作系统一样,成本高。

Unix 于 1970 年在贝尔实验室( Bell Labs )获得了它的名字,不久,它成为了软件基础设施的一个关键部分。它是免费的,开源的,易于移植( port )和修改。它被几乎所有新的 PC 项目以某些形式拉了过去。实际上,1980 年,微软的第一个操作系统产品是 Unix 的一个变种,称为 Xenix。

1980年,也是在这年,微软 与 IBM 签署了一个合同,该合同使 MS-DOS (基于 CP / M 而不是 Unix)成为即将到来的 IBM PC 的标准操作系统。这为 微软成为 PC 时代的主导操作系统奠定了基础,因为 DOS(以及后来的 Windows )几乎可以立即与充斥市场的 PC 克隆相兼容。分发是软件业的一切,IBM 将这一切都交给了 Bill Gates。

数据来源:http://jeremyreimer.com/m-item.lsp?i = 137

随着 PC 的发展,微软也开始腾飞。Windows 的第一个版本是在 1985 年发布的,一年后,微软 以 1.98 亿美元的收入公开上市。1987 年,这一数字几乎翻了一番,达到 3.48 亿美元。世界各地的软件供应商都别无选择,只能为 Windows 开发。

1990 年代,PC 软件业的艰难时期。微软已经占领了 80% 的操作系统市场,开始整合整个 PC 软件行业,以追求更高利润。软件业的杠杆在于,应用功能和零售分销的结合。微软在这两方面都有不公平优势。通过操作系统的垄断所有权,微软可以通过关闭第三方访问某些API,来克隆和构建其他人无法实现的功能,而大型零售网络与 PC 制造商的锁定协议结合在一起,使初创公司几乎不可能与之竞争。微软可以通过更好的软件,将更多的 CD 放在世界各地的货架上,比其他任何人都多。

图表最能说明问题。微软 从 WordPerfect 手中接管了 word processing 业务:

来源: http://www.utdallas.edu/~liebowit/book/wordprocessor/word.html

微软接管 Lotus 的 Spreadsheets 业务:

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021203193842/http://www.utdallas.edu/~liebowit/book/sheets/sheet.html

到 1991 年,微软 一半以上收入来自应用业务,到 1997 年,曾经的成千上万家 PC 软件公司变成了一家,至少就市场份额而言。当年,也就是 微软 IPO 十年后,其营收达到了 114 亿美元。到 2000 年,这个数字是 200 亿美元。就市场而言,微软 就是 PC 软件业代名词。

世界上第一台 PC modem 于 1977 年推出;TCP / IP 于 1978 年;第一款在线社交网络 Usenet 于 1980 年;DNS 于 1984 年 ;1989 年,第一个商业互联网提供商 The World 上市,Tim Berners-Lee 首次提出了一系列应用层协议(包括 HTTP),导致万维网(World Wide Web)的诞生。

1983 年,美国政府(通过 ARPANET)使 TCP / IP 成为标准的互联网协议。在当时,计算机网络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,但它们是专有的,构建成本很高,并且彼此不兼容。每个人使用不同的协议和网络设备。

没有这些开放标准,互联网就不可能实现。建立和支持单一,可靠,基于计算机的全球电信网络,其成本是单一实体无法承受的,更不用说它会造成大量的中心化风险。围绕开放和免费的互联网协议套件进行标准化,通过消除从头开发网络技术的必要性,极大降低了构建计算机网络的成本。更重要的是,使用 TCP / IP 的网络可以互操作。支持不同的,独立组织的本地网络( local networks )彼此交流,分发扩展服务所需的投资(distributed the investment necessary to scale the service),并去中心化供应方,使 TCP / IP 具有弹性。

1991年,Tim Berners-Lee 最终向公众公布 WWW ,NSF 开放了互联网以供商业用途,Linus Torvalds 发布了 Linux 的第一个版本,所有这一切真正一起到来。网络引入了一系列基于 TCP / IP 的应用协议,使开发者可以更轻松地构建互联网应用;用于在网络上链接文档的 HTTP,用于传输文件的 FTP,用于邮件的 IMAP / SMTP 等。 HTML 于1993 年推出,Netscape 浏览器 于1994 年推出。网络泡沫开始于 1995 年,到 1996 年,互联网用户约为 1600 万,约占全球人口的 0.4 %。

Linux 比它看起来更重要。我们不能低估它在网络( the web )成功中的作用。作为 Windows的开源替代品,它从未真正成为“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成功”。但它通过其 OSS principles,类 Unix 的展延性和不断增长的社区,的确吸引了开发者。更像集市,而非大教堂。它就像网络一样去中心化,有点混乱。

免费开放式操作系统,和免费开放式通信网络的结合,直接挑战了微软的商业模式。我们从运行在专有操作系统上的专有软件(物理分布式),转向为 Linux 构建的免费软件,通过互联网以网站形式分发。没有巨人在中间 ,开发者在更平等和肥沃的基地上,进行竞争。

事实上,微软早就认识到全球通讯网络的潜力。1995 年,他们试图推出自己的产品。当尝试失败时(MSN是专有的;互联网是免费的),他们试图垄断网络浏览器。1990 年代末,当这一切都失败时,他们选择了与 Linux 和开源斗争。

与此同时,dot-coms 泡沫。推动这场泡沫的是新用户在线率。从 1995 年到 2000 年,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了 20 倍,从 1600 万增加到 3 亿,围绕 Web 的获利机会,形成了紧迫感,但供不应求。公司和投资者高估了网络业务占领市场份额的速度,提前筹集了太多资金,并且在没有创造收入足以弥补差额的情况下,就把这些都花光了。

泡沫本身在 3 万亿美元左右达到峰值,之后在 2000 年到 1.2 万亿美元。“这不是一个修正,而是一场崩溃” Fred 当时告诉 CNN。大多数公司股价都下降了 70-90% ,有一半以上的公司消失了。但在崩溃之后,我们得到了互联网上最重要的公司(Google, Amazon,eBay,Netflix ...),更重要的是,尽管市场动荡,全球互联网用户数仍保持稳定增长。

2000 年至 2010 年,互联网用户从 4 亿增长到 20 多亿,达到全球人口的 30% 左右。服务器基础设施标准化,速度和带宽增长,编程语言变得更加易于使用,涌现出开源代码开发平台,云计算供应规模化且成本低廉等。

2004,随着 Google 230 亿美元的 IPO ,一个新的增长时期开始了,随着时间推移,资本对典型网络业务的要求下降,以至 1990 年代许多疯狂想法开始有意义。基本面回归,投资资本回归,而截至 2014 年的十年间,互联网用户超过30亿,创新水平显著提升。如今,2018 年,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与互联网连接。

随着市场发展,我们开始了解网络商业模式。随着用户继续转向在线服务,数字广告、收费市场、SaaS 等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收入。新的现任者 - Google,Apple,Facebook 和 Amazon - 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。截至 2018年2月18日,它们的价值超过 2.85 万亿美元。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,我们中的一半甚至还没有在线。

网络中心化

我们正处于由 Google, Apple, Facebook 和 Amazon 所推动的大规模固化期。与之前的微软和 IBM 一样,这些公司正在利用其专有用户网络和海量数据集,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纵向和横向扩展。创业企业感受到此,已经有一段时间了。竞争变得激烈,特别是在过去 5 年。用户也开始感受到这一点,因为中心化网络的固有风险开始自我显现。

现今,如 Times 所揭示,Amazon 正试图控制经济底层基础设施。技术有多邪恶?与此同时,早期的网络原住民正在为硅谷的“避税,扼杀就业,吸魂机器”所带来的变化而苦苦挣扎。

媒体中的语调变化值得关注。在固化时期,现任者( Incumbents )很容易成为目标。1983年 ,New York Times 将 IBM 称为庞然大物(colossus),还有无数其他文章和专题表达了对其垄断权力的关注。微软在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经历了完全相同的事情。今天的现任企业(Incumbents)开始面临这些问题。

当我们扪心自问,他们是否变得过于庞大时,初创公司——即使是最大、最成功的初创企业——也将被现任企业挤扁。Spotify vs. Apple Music, Snapchat vs. Facebook, Amazon vs. The World 等,让人感觉像是 1990 年的 WordPerfect vs. Microsoft Word ,或是 1991年的 Lotus vs. Excel 。

Spotify 正在以惊人速度增长,SNAP 在 Facebook 的超大社交互动胃口面前继续挣扎。 Snapchat 的每日活跃用户数量为 1.66 亿,Facebook 在推出一年后即累积超过 2.5 亿用户。

Amazon Basics 就是利用专有供应和需求数据,来胜出使用亚马逊平台的卖家,更不用说它与 Netflix 的激烈竞争了。

当然,名单还在继续。

拥有平台的人,最终获胜。与 20 年前的 PC 软件公司一样,今天的网络业务也很艰难。我们不能与 GAFA 竞争。他们已经赢得了这场比赛。让我们玩一个不同的。

原文:https://monegro.org/work/2018/2/20/information-technology-market-cycles-a-brief-history
作者:Joel Monegro
译者:热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