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next big thing will start out looking like a toy


作者:Chris Dixon ( 2010-01-03 )

互联网经济相关的 amazing things 之一是,今天的 top internet properties 名单,与十年前有何不同。那些之前的 top companies ,似乎没有安于现状——他们大多疯狂收购和构建产品,以避免被取代。

big new things 之所以能绕过现任者,是因为 the next big thing 开始时总是被视作“玩具”,而被不予理会。这是 Clay Christensen 的 “颠覆性技术”理论的主要洞察之一。该理论先是观察到,技术趋向变得更好的速率,快于用户需求增长速率( technologies tend to get better at a faster rate than users’ needs increase )。关于市场及产品如何随时间发生改变,其所有有趣结论,都遵循此简单洞察。

颠覆性技术作为玩具,被不予理会,是因为当它们首次发布时,它们 “undershoot”(未达到) 用户需求。第一台电话只能传递声音一两 mile。当年的 leading telco,Western Union,passed on acquiring the phone,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电话如何可能对他们的主要客户——商业和铁路运输有用。他们无法预测到,电话技术和基础设施将如何快速地提升(因为互补网络效应,技术采用通常是非线性的)。同样的是,主机公司如何看待 PC, modern telecom companies 如何看待 Skype。( Christensen 在其书中有更多例子)。

这不意味着,所有看起来像玩具的产品都将成为 the next big thing。为了将具有颠覆性的玩具与将仅作为玩具的玩具相区分,你需要将产品视为过程。显然,只要设计师添加了 features ,产品就变得更好,但这是一个相对较弱的力量。更强大得多的,在于外在力量:微芯片变得更便宜,带宽变得无处不在,移动设备变得更智能等。要使产品具有颠覆性,其必须设计成,乘这些变化而上至效用曲线

社交软件是一个有趣的特殊情况,其中,最强大改进力量是用户行为。如 Clay Shirky 所解释 ,Wikipedia 是一个过程-每天被 spammers, vandals, wackos 等编辑,但每天, good guys 以更快速率使其变得更好。如果你回到 2001 年,将 Wikipedia 分析为静态产品,它看起来就非常像是一个玩具。Wikipedia 之所以如此出色,在于其微妙的设计功能,可以雕刻大量的用户编辑内容,从而随着时间推移,产生净改进。由于用户对百科信息的需求保持相对稳定,只要 Wikipedia 稳步变得更好,它最终将满足并超出用户需求。

产品不必须具有颠覆性才可以有价值。有很多产品,从第一天起,就有用,并长期有用。这些就是 Christensen 所说的持续技术( sustaining technologies )。当 startups 构建有用的持续技术时,通常会很快被现任者收购或复制。如果你的时机和执行正确,你可在持续技术的支持下创建非常成功的业务。

但是,拥有持续技术的 startups 不太可能成为 top lists in 2020 一员。会成为其新的一员的,将是颠覆性技术——悄然而至的那些,因为人们将其视为玩具,而不予理会。

原文:https://cdixon.org/2010/01/03/the-next-big-thing-will-start-out-looking-like-a-toy
作者:Chris Dixon
编译:东林